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资源---贝类资源(一)

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资源---贝类资源(一)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6268

标签:

摘要: 种类组成 南麂列岛海域已鉴定出贝类421种,其中潮间带贝类214种,潮下带及浅海 贝类255种。隶属5纲,15目,197科,其中多板纲11种,腹足纲214种,掘足纲2种,瓣鳃纲 175种,头足纲19种。经济种类有百余种。主要科有帘蛤科32种,贻贝科18种,蚶科...

种类组成

南麂列岛海域已鉴定出贝类421种,其中潮间带贝类214种,潮下带及浅海 贝类255种。隶属5纲,15目,197科,其中多板纲11种,腹足纲214种,掘足纲2种,瓣鳃纲 175种,头足纲19种。经济种类有百余种。主要科有帘蛤科32种,贻贝科18种,蚶科17种, 马蹄螺科和玉螺科各15种,牡烦科和樱蛤科各13种,骨螺科11种,扇贝科、蛤蜊科和织纹螺 科各9种,塔螺科8种,这12科的种类占总种数的41.9%。在这421种中有22种目前在中国 沿岸仅见于南麂海域。

区系性质

① 广温广布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共105种,占总种数的24.94%。该类群从广 东大陆沿岸向北一直分布到黄海、渤海沿岸,是中国沿岸潮间带和底栖生物群落中的主要构成 种。主要有嫁蜮、单齿螺、锈凹螺、短滨螺、抚荡枝螺、红带织纹螺、珠带拟蟹守螺、毛蚶、菲律宾 蛤仔、僧帽牡蛎、大竹経、红条毛肤石鳖、火枪乌贼等。有很多种类生物量大,资源丰富,是重要 的经济种类。

② 亚热带种。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共216种,占总种数的51.31 %,是这一海区的主要组 成成分。该类群在南海分布很广,向北进人东海沿岸,受长江径流阻隔一般不进人黄海、渤海。 主要种类有杂色鲍、中华楣蜮、格氏槭、拟蜒单齿螺、黑凹螺、角蝾螺、渔舟贩螺、塔结节滨螺、棒 锥螺、复瓦小蛇螺、爪哇窦螺、粒神螺、习见蛙螺、浅缝骨螺、瘤荔枝螺、泥东风螺、管角螺、伶鼬 榧螺、白龙骨乐飞螺、青蚶、结蚶、条纹隔贻贝、短石蛏、棘刺牡蛎、异纹心蛤、紫斑海菊蛤、扭曲 猿头蛤、波纹巴非蛤、岐脊加夫蛤、巧楔形蛤、紫藤斧蛤、日本花棘石鳖、平濑锦石鳖、拟目乌贼、 中国枪乌贼、东蛸等。该类群有些种类生物量大,是岛上居民的主要赶海对象;有些种类则是 构成底栖生物群落的优势种。

③ 热带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共83种,占总种数的19.71%。该类群分布于海南岛沿岸, 少数种类可以向北分布到厦门一带,但多数种类在福建沿岸尚未发现,如眼球贝、琵琶螺、龟甲蜮、鼠眼孔蜮、钩蝾螺、毛螺、鸟嘴尖帽螺、纯洁嵌线螺、粒帽蚶、细须蚶、舟酣、菲律 宾偏顶蛤、光石蛏、丁蛎、丽鳞柿孔扇贝、短翼珍珠贝、中华牡蛎、鹅掌牡蛎、马尼拉卵蛤、面具美女蛤、不等蛤蜊、楔形斧蛤、美女白樱蛤等。仅分布于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的典型热带种,在南麂列岛海域也有出现,如肩榧螺、古蚶、美丽珍珠贝、扁平窦螺等。该类群仅零星出现,经济 价值不高。

④ 暖温带种。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能延伸到东海北部,共17种,占总种数的4.04%。 主要有厚壳贻贝、偏顶蛤、柿孔扇贝、线目蛤、蓝无壳侧鳃、网纹鬃毛石鳖、中国不等蛤等。个别 种类可以分布到福建北部。该类群仅占次要地位。

由上可见,本区贝类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复杂,既有在全国沿岸常见的广温广布种类,又有 由黄海冷水带到浙江沿岸的少数暖温带种类,但以分布于东、南海的亚热带种类居优势。由于 南麂海域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和控制,还出现了较多的热带种类,甚至过去只发现于西沙群岛和 海南岛南端的典型热带种也进人本区,这些种类在福建沿海尚未发现,形成了明显的断裂分 布。从整个贝类区系来看,属印度一西太平洋区的中国一日本亚区。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