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8927

标签:

摘要: 梵净山拥有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区3个区系成分的动物。据调查,已发现的动物有1004种,另有4亚种。属国家I级保护的动物有6种,国家II级保护的动物有29种。 一、兽类资源 梵净山现已查明的兽类有69种,隶属8目,23科。区内的气候、土壤、植被具有较明显的垂...

梵净山拥有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区3个区系成分的动物。据调查,已发现的动物有1004种,另有4亚种。属国家I级保护的动物有6种,国家II级保护的动物有29种。

一、兽类资源

梵净山现已查明的兽类有69种,隶属8目,23科。区内的气候、土壤、植被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兽类也反映出垂直分布的现象,据初步调查研究,可划分成4个梯度等级带。

1.山麓农耕区:海拔在500~720m。由于这一带气候温暖,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又有农田和居民点,分布于景观带的兽类有:小长尾麝、中麝齣、灰麝齣、大菊头蝠、大蹄蝠、大耳鼠蝠、穿山甲等。其中,针毛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褐家鼠、黑线姬鼠、穿山甲、鼬獾、黄鼬、豹猫、小麂、毛冠鹿的数量也较多。仅分布于此带的有棕足鼯鼠、小家鼠、褐家鼠、草兔、鼬獾等种类。

2.常绿阔叶林带:海拔在720~1300m,此带树种组成复杂,群落类型多样,以木兰科、山茶科、壳斗科为主,林下灌木主要有尾叶山茶、尖叶山茶、香叶子等。由于具有稠密的树林和发达的草坡,为兽类的生存,特别是给草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因此兽类分布在本带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3.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在1300~1900m,主要由巴东栎、青梱栎、小叶青裥栎、黔稠、厚皮栲等常绿树,由水青桐、中华槭、三峡槭、野樱、野漆树、椴树等落叶树种组成的混交林。落叶树种的成分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多,并出现箬竹、箭竹及各种灌木。林下由鳞轴短肠蕨、乌蕨、异盖鳞毛蕨、牛毛毡、防风、莎草等组成草本层,便于兽类隐蔽和取食。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一些喜热的小兽不喜进人此带。分布在该带的兽类有短尾齣、滨海花鼠、猪尾鼠、龙姬鼠、社鼠、滇绒鼠、短尾猴、黔金丝猴、狼等。社鼠为优势种,猪尾鼠、龙姬鼠及林麝等数量也较多。仅分布于此带的只有滨海花鼠。而黔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此带。

4.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带:海拔在1900m以上。以铁杉、梵净山冷杉占优势,混生有丽江铁杉及落叶树种如扁叶槭、山櫻等。灌木层以箭竹占优势,草本层主要由牛毛毡、莎草、珠光香青等组成。地被常有锦丝藓、绒苔等多种苔藓植物覆盖地面。在2350m以上的亚高山灌丛以杜鹃一箭竹灌丛为主。在山顶附近有马先蒿、花锚、龙胆、大叶当归、卵叶党参等组成的亚高山草甸。由于此带地势高,气温低,风大雾多,兽类栖息、取食都困难,因此,这一地带的兽类分布相对较少,只有多齿齣、猪尾鼠、龙姬鼠、社鼠、滇绒鼠和狼、黑熊、青鼬等。除滇绒鼠为优势种外,还有社鼠、猪尾鼠数量也较多。仅分布于此带的只有多齿齣。

某些大、中型兽类如黔金丝猴、短尾猴、黑熊、鬣羚等常随着季节变更、气温和食物丰缺的变化而有垂直的迁移现象。

二、鸟类资源

梵净山海拔高,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植物繁茂,因此,栖息和繁殖的鸟类非常繁多。据调查,已知梵净山的鸟类有191种,分属16目,39科。

在本区191种鸟类中,有留鸟107种,占总种数的56.02%;夏候鸟39种,占总种数的20.42%;冬候鸟23种,占12.04%;旅鸟22种,占11.52%。在146种繁殖鸟中,属东洋界鸟类的有88种,占繁殖鸟的60.27%;广布种鸟类27种,占繁殖鸟的18.5%;古北界种31种,占繁殖鸟的21.23%。说明梵净山虽位居东洋界,但其地理位置居于该界北部,因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古北界鸟类。如鸳鸯(Ah 是典型的古北界鸟类,以往被记载为在贵州越冬,现观察到不仅在梵净山繁殖,且有一定数量。从百分比看,东洋界种比重最大,充分显示了梵净山鸟类组成上富于东洋界特征。在脊椎动物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亚区。

植被、地形、气候、高度、食物、生存竞争以及某些鸟类本身严格的生物学特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鸟类的垂直分布。梵净山鸟类垂直分布可划为3个垂直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鸟类与植被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又有着它们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1.山脚低山鸟类带:海拔1100m以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中山鸟类带:海拔在1100~2100m,植被主要为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此地带鸟类较低山带大为减少,在此带的繁殖鸟类大约占总数的1/2。

3.山顶鸟类带:海拔在2100~2500m,植被主要为杜鹃、槭树矮林和草甸。

三、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1.两栖动物:梵净山的两栖动物共有34种(包括亚种),隶属于2目,8科,11属。其中,目前仅分布=梵净山的有合征姬蛙、大绿蛙、峨眉齿蟾3种。梵净山共有7种珍稀两栖动物,其中,有的为国家保护种,有的为贵州特有种。它们是尾斑瘰螺、大绿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峨眉齿蟾、大鲵、竹叶蛙等。

2.爬行动物:梵净山地区爬行动物有40种(包括亚种),隶属于3目,8科,23属。有毒蛇7种,目前仅分布于梵净山的有两种,即眼斑水龟、花尾斜鱗蛇。珍稀爬行类有无颞鳞游蛇、花尾斜鱗蛇、眼斑水龟3种。

四、鱼类资源

梵净山溪河纵横,水质纯净,鱼类品种繁多。据初步调查,有48种鱼类,隶属于4目,7科,35属。就种类组成而言,鲤形目的种类最多,有38种,占本区鱼类总数的79.2%。其次为鲈形目,有6种。鲇形目有3种,合鳃鱼目仅有1种。在7个科中,鲤科鱼类为最大的一个类型,计有33种,占总种数的68.8%,是梵净山地区鱼类区系的主体;其次为鲒科有5种;再次是鳅科和館科,均3种;平鳍嫩科有2种;合鳃鱼科和鰕虎鱼科仅各1种3梵净山鱼类,主要由东亚类群(22种)和南亚类群(11种)构成。鲤科鱼类中,以东亚类群为主体,其他科属的鱼类,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类群居优势地位,主要分布于东亚的类群极少;高原类群缺。

五、黔金丝猴

梵净山的黔金丝猴是中国特产珍贵兽类。以往,金丝猴曾广泛活跃在西南、西北和华中的广阔森林中,足迹跨越现在的亚热带和温带。随着自然界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金丝猴只见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云南和贵州等远离人类的局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被列为中国I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中国3种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最窄、濒危程度最高的一种。黔金丝猴又叫灰金丝猴、白肩仰鼻猴,因其尾巴长,有些像牛尾,俗称“牛尾猴”。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