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九门之正阳门

京师九门之正阳门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7-01-0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721

标签:

摘要: 内城的城门很像是一个小城圈,它包括了一个巨大的瓮城,里面有空场儿,南面是箭楼,北面是城楼。瓮城上设有闸楼,进出城门的行人走的是开在闸楼下的门洞。在瓮城内一般设有两座小庙,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帝庙。最外面的箭楼下一般是不开门洞的,楼上设有许多用来朝外射箭、打炮的窗...

内城的城门很像是一个小城圈,它包括了一个巨大的瓮城,里面有空场儿,南面是箭楼,北面是城楼。瓮城上设有闸楼,进出城门的行人走的是开在闸楼下的门洞。在瓮城内一般设有两座小庙,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帝庙。最外面的箭楼下一般是不开门洞的,楼上设有许多用来朝外射箭、打炮的窗口,使城门更加易守难攻。所以,城门是一组防御建筑的总称,并不单单指某一座建筑。也就是说今天这两座建筑都是正阳门,南面的是箭楼,北面的是城楼。

而大前门则是对正阳门的别称,由于正阳门位于皇城的正前方,所以人们称它为前门,相应地人们也称地安门为后门。在还没有加筑北京外城前,正阳门便是整个京城的南大门。根据古礼,正阳门的作用就是用来体现皇权的威严。当时只有在它的箭楼下才开有门洞,那是只为皇帝一人而开的门,平时紧闭,百姓进出只能走两侧的阐门。正阳门形制上比其他城门髙出许多,在它的名字中,“正”代表了它是京城的正门,而“阳”则是天之大数,代表了皇帝。

历史上,正阳门除了是北京城里最髙的城门外,也是个遇到火灾最多的地方,它曾多次被重修或重建。1900年,正阳门上燃起了它有史以来最炙热的火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们在天坛架起了大炮,炮火中正阳门变得残破不堪。1901年当逃往西安避难的慈禧、光绪返回北京时,为了顾及大清国的门面,留守的大臣灵机一动,在残破的正阳门城楼上搭起了一座纸做的牌楼。这一举动 轰动京城。然而纸牌楼是不能充当门面的,所以在光绪二十六年的时候又重修了正阳门。 我们现在看到正阳门就是在那时修建由德国人罗恩.凯格尔设计的正阳门箭。不过由于当时正阳门的图纸与城楼一起被烧毁了,所以现在的正阳门是仿效永定门重修的。形制变了,正阳门所起到的象征作用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失了。

1911年的北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正阳门箭楼下那扇曾经只为皇帝而开的大门打开了,而从门中走过的却是刚刚当上了大总统的袁世凯。在人们眼中,这就像是一种仪式,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座为象征君王威严而建的城门从此失去了它的意义。在后来的日子里,它反而成为了阻塞交通的一大障碍。

明清时,北京城的道路分布大多是南北向的,很少有东西直行的大路。内外城之间只靠宣武、正阳、崇文三门进出,因为前门外是最繁华的商业区,所以进出城门的人流以正阳门为最多。1900年,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英国人强迫性地把铁路线从奉天修到北京的大门口。他们指定了前门这个敏感的地方为火车的终点站,理由很简单,因为这里靠近东交民巷使馆区。后来,京汉铁路正阳门西站也修到了正阳门月城的西侧。这样一来进出京城上下火车的人,全都聚到了正阳门外,那时前门的交通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是,“堵”。正阳门巨大的瓮城挡在了当间儿。

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1912年国民政府开始了对正阳门的改造工程。此项工程规模宏大,拆除正阳门东、西的月墙,在正阳门域门楼的两侧开辟新门,修筑两条南北向的、宽二十米的马路。这就是整修一新的正阳门,它保留了城楼东、西两侧的观音庙、关帝庙。宽阔的马路环绕城楼,并且还向西方学习,在道路两旁栽种了行道树。独立后的城楼、箭楼比邻而立,中间部分成为了火车站的站前广场。

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造,它不仅解决了当时交通拥堵的问题,更保留住了城楼、箭楼的古建筑。而当时负责此项工程的是一位名叫罗恩凯格尔的德国工程师,现在我们看到的正阳门箭楼就是他的设计。为了让独立后的正阳门箭楼看起来美观,他在箭楼两端原先连接月城的地方做了托架似的处理,还在原来射箭打炮用的窗孔上加了弧形的装饰物,这些处理都是西洋式的,而月台和用汉白玉做成的栏杆则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式样。从此正阳门就以这全新的面貌,记录着北京城新的历史。

正阳门就像是北京城里的一座碑刻,它记录了历史的厚重与苍凉,这也许就是它能够留存至今的又一个原因了。早年间北京的内城九门被人们称之为“京师九门”,当年除正阳门外,其余八门并没有被赋予什么特殊的含义或用途。不过,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这其余的八座城门也就各有了各的说道。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