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水利事业的兴起

唐朝时期水利事业的兴起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134

标签:

摘要: 唐朝时期大运河起到了连接中国两大主要地区的纽带作用。有了它,首都才得以能够成功地吸纳肥沃的长江流域的资源。而长江流域一经与首都取得了联系,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力,随着长江流域巨大潜力的发掘,这种新的动力就使长江流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很快成了供应首都漕粮的主要生...

唐朝时期大运河起到了连接中国两大主要地区的纽带作用。有了它,首都才得以能够成功地吸纳肥沃的长江流域的资源。而长江流域一经与首都取得了联系,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力,随着长江流域巨大潜力的发掘,这种新的动力就使长江流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很快成了供应首都漕粮的主要生产地区,最后取得了基本经济区的地位。《新唐书》揭示道: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对南方依赖程度的发展是很快的,以致在伟大作家韩愈的时代,江南田赋已经达到全国田赋总数十分之九的惊人比例。

因此,漕运任务重要性越来越大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裴耀卿(公元681—743年)在漕运方面做出了成功的贡献之时开始,朝廷大吏负责主管漕运事务就成了常例。唐朝政府一些杰出的行政官员,如刘晏(公元715—785年),都是以在这方面的成就而著称的。

如果将唐朝(公元618^07年)同最初曾经对黄河的运输问题作过努力的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作比较,立刻就会明白,唐朝的行政官员面临着新的技术、社会和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正是唐朝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隋朝的皇帝开凿了运河,但是,这个朝代未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来解决运输方面的其他问题。正是唐朝,才奠定了中国南北之间漕运制度的基础。大约在公元735年裴耀卿担任主管官员之后的三年间,曾运输了700万石的谷物。由此可以想见这种制度事关重要。

运输的问题,不只限于运输事务的处理方面而且还有水道的维修和改善方面的问题。这两个艰巨任务都是要唐朝的官吏们加以综合处理的。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裴耀卿(公元681—743年)建议在现今河南省的河口与巩县(今巩义)设立粮仓,以便“江南之舟不入洛口”。他还建议利用沿河道设置的半打之多的粮仓节级运转,这样,当水道可以通行时,则行船;而当水浅时,就可以将谷物储存起来,以免遭损失。

三年之后,即公元733年,这个提议被采纳了。这时,在汴渠进入黄河处的河阴,建立了一座粮仓。在山西省南部边境的黄河岸边也建立了两座粮仓,各位于“三门”的两端。这些位于黄河河床中的岩体,给航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了这两个粮仓,船只就可以在三门的东端卸货,将货物陆转18里之后,又储存在另一个粮仓中等待另一船舶继续运输。这样,就避免了为害若干世纪的三门之险。在同一年,润州剌史齐瀚开了一条伊娄河,把扬子县到瓜州的距离由六十里缩短成了十五公里。

这些改进措施,终致成了刘晏的不朽成就。力晏在公元764年被任命为江淮转运使,他曾经疏浚过当时被淤塞了的汴渠,采用并改进了他的前任裴耀卿所提出来的管理制度。为适应运河各个区段的不同条件与运输能力,曾建造过各种特殊的船只。江船可以航行到扬州,汴船可达河阴,河船能抵渭河口。而渭船最后可以将货物运往首都最大的粮仓太仓。沿着河道和运河还建立了转运仓库,以方便船只的调换,还可预防恶劣的航行条件。

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安全而有效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以及刘晏本身的管理才能,刘晏便创造了连续任职达三十余年之久的纪录,这在他所处的时代是非常显著的功业。在刘晏的事迹中,已经使这一被称为“后来者皆守”的制度达到了顶峰。

在唐代,除了河南省外,实际上所有各省的灌溉活动都突然兴起了。在这里,我们就没有必要按照以往的办法去一一列举已建造的那些主要工程了。古代的灌溉与航运工程,从数字上看是较少的,但从形成这种系统的发展过程看,却具有很大的历史重要性;为此,便在上面分别列举了各种不同的工程,并讲述了兴建其中某些工程的沿革。唐朝的不少工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复起来的。而大量的工程(特别是在南方)则是新建的。不过对于我们现在研究的目的来说,就不需要对这些工程个别地和详尽地加以处理了。

唐朝工程一个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历史特点是:根据清朝伟大的学者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的统计,记载于《新唐书•地理志》中十分之七的水利工程,是建造于天宝(公元742—756年)之前的。当我们想到天宝是安禄山之乱以后玄宗的一个年号时,想到安禄山之乱曾使国家陷于连年内战与破坏之中,并使唐朝的财力与威信大减于前时,对这一时期之后出现的治水活动的衰退现象,也就容易理解了。顾炎武说得对,在战乱之后,一个忙于催征赋税的政府,便没有时间致力于像奖励农业生产与改善水道之类的建设性劳动了。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