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埠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沿海开埠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900

标签:

摘要: 何文明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将自身封闭起来,高峻的山岭、广袤的海洋不但不是阻隔,反而是人类社会为了开拓而奋力拼搏的目标,以贏得广泛交:往的纽带。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能源的掌握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足以征服自然条件的约束。即使人类社会很早就已经实现了远洋航行,但是...

何文明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将自身封闭起来,高峻的山岭、广袤的海洋不但不是阻隔,反而是人类社会为了开拓而奋力拼搏的目标,以贏得广泛交:往的纽带。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能源的掌握和工程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足以征服自然条件的约束。即使人类社会很早就已经实现了远洋航行,但是港口锚地也还会受制于沿海口岸的自然条件。

纵观中外各国,凡是在热能动力没有真正用于航海舰船之前的沿海港口,无一不是在大陆沿海迎受潮汐的河流河口附近形成河口型港口城市。例如世界各国建港历史比较早的著名港口城市:伦敦、安特卫普、塞维利亚、汉堡、不来梅、巴士拉等等。19世纪末以前的中国沿海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福州、宁波也都依偎在一条大河的怀抱里,由传统型政治城市与外港组成。这种选址条件使河口型港口城市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临近海口,便于发展海上运输和贸易;
其二,依靠风帆为动力的船舶凭借潮汐进出,相对安全可靠;
其三,依托向内地延伸的河流,能够扩大物资源流,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腹地。

但是河口型港口城市也有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那就是河流的淤塞与航程的短长,都会影响沿海城市的发展。只有当我们首先明了中国沿海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才有可能进一步阐述沿海城市为什么能够发挥中心城市的福射作用,以及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

历史上,我国也曾经发展出了较为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可以说从不缺乏操舟弄楫的人力和劈波斩浪的能力,但是客观地说,我国却从未在海洋上发展出一个新的世界来。在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里,沿海的广大领土除了具有鱼盐之利外,在农业发展中却不具备任何优势,甚至因为地势低平沮洳、水土盐碱过高反而具有某种程度的劣势。因此,历代中央政府对沿海地域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行行政管理和发展经济的热情。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在明清以前,沿海地域缺少有影响力的城市,尤其是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除了极少数因为朝贡体制的需要,而在政策的特意庇护下而发展起来的特例。

明代是沿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这并非明朝对海洋和沿海形势的认识较前朝有什么大的突破,而是形势使然。正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表述他对开启海禁的态度所言:“尽力求利,商贾之所为;开边启衅,帝王之深诫。今珍奇异产,中国岂无。朕悉闭绝之,恐此途一开,小人规利,劳民伤财,为害甚大。”

闭海疆的第二个措施是在沿海设置了众多的卫所,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这些明代卫所,使沿海许多地方首次出现了具有城市意义的聚落,使沿海城镇在数量上得到了巨大的增加。其中的许多卫所占据了相当好的地理位置,譬如:适于建设港口的地方,卫所的构筑原本是为了避免敌方获得锚地而登陆,却为以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建港基础。虽然这些卫所的职能最初只是单纯的军事堡垒,但是随着海疆的安定,卫所城池的职能逐渐多样化,最终在中国沿海造就出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城市。明代的卫所和此前已经发展起来的省治、府治和县治城市一起,构成中国沿海的区域中心。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的开埠是我国沿海城市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西方列强出于经济利益和海上掠夺的考虑,强求一些港口城市实行开埠,并在这些城市建立租界区,从而使开埠城市最先接触到西方的城市建设理念。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和文化形态的传人,使开埠城市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城市发展起来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其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

1841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宣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埠,1843年11月1日厦门开埠,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1844年1月1日宁波开埠,1844年7月3日福州开埠。这是中国海疆和主权被打破的第一步,同时它也是中国沿海城市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沿海城市从此画出了一条与以往的内陆城市大相径庭的发展轨迹。

此后从19世纪50年代起,中国又依照不平等条约对外开放了营口、汕头、天津、汉口、重庆等沿海和内地沿江的城市为通商口岸。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国被陆续开辟为通商口岸或商埠的城市已达107处,其中分布在沿海地带的,有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青岛、天津等23处。被迫开埠都可以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有关。

沿海被迫开埠的城市由于对外经济联系建立比较早,城市近代化的程度相对较快,在整个近代进程史中,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都处于中国近代化的先行地位。从产业的角度看,不少华商开创的企业都首先诞生于沿海开埠城市就是一个明证。其中纺纱、轧花、织麻、服装、造纸、印刷、罐头食品、机器制造、制革、电灯业最先落脚在上海、广州、厦门。这些企业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萌生和发展,而孕育这些企业的沿海开埠城市无疑也担当起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角色。

中国近代文化史上许多“第一”也都是在沿海开埠城市里创造的。诸如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33年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科学杂志是1876年在上海创刊的《格致汇编》;第一所女子学校是1844年传教士在宁波创办的宁波女塾,第一所师范学校是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1843年在上海创办的墨海书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新式出版社,1844年宁波也出现了专门印制圣经的华花圣经书房,并从美国人手中掌握了电刻字模技术;1872年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第一所近代天文台,大批传播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的书籍在上海广泛印刷。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