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郑国、宋国、卫国疆域范围

春秋时期郑国、宋国、卫国疆域范围


发布日期: 2016-10-25 更新日期: 2017-01-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22676

标签:

摘要: 郑国的基本概况 宋国疆域 卫国疆域 郑国的基本概况 郑国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前806年-前375年)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

郑国的基本概况

郑国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前806年-前375年)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至今河南新郑一带。

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儿子庄公登基。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很好的控制了自己属下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甚至,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叛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儿子厉公驱逐世子忽自立为君。

厉公在位二十八年间,郑国大乱,从此郑国日益衰落,齐国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控制周边小国。厉公下传两代到了穆公,以后郑为晋、楚两国威逼,几乎年年不得安宁。穆公下传两代到襄公时期,楚国曾攻占郑国,襄公忍辱存国。襄公下传四代到简公时,郑国任用子产为相执政,铸造刑鼎,发展经济,救助百姓,因而郑国重新富强。

郑国东迁立足于中原之后,二代君主郑武公灭虢、郐等十邑后继续扩张领土,确立了郑国“前颍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基本版图。三代君主郑庄公在位期间,郑国的扩张达到顶峰。其疆域达至东有汴梁,南包许昌,西距虎牢,北越黄河,略有今河南北部半省之中部,地处当时‘天下’的中心,纵横约一、二百里之间。“其地有开封府之祥符、兰阳、中牟、阳武、鄢陵、洧川、尉氏、郑州、河阴、汜水、荥阳、荥泽,凡一州十一县。亦兼涉杞县,与楚接界。陈留与陈接界。封丘与卫接界。许州府为所夺许国之地。禹州为栎都。汝州之鲁山、郏县本楚以饵郑,旋复为楚夺。又阑入卫辉府之延津县,河南府之登封县、巩县、偃师县,陈州府之扶沟县。怀庆府之武陟,归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阑入直隶大名府之长垣县者,为祭仲邑。东明县有武父地,仅弹丸黑子而已。”总体来说,东至牛首(今陈留镇西南、通许县东北的牛首城),东南至鄢陵、扶沟,南至许昌、临颍,西南至禹州市,西至颍水上游,北至虎牢接黄河,拥有今河南省中心腹地地区。

郑(河南今县附近),其疆域大致东有汴梁,南包许昌,西距虎牢,北越黄河,略有今河南北部半省之中部,地处当时“天下”的中心,纵横约一、二百里之间。郑国南面是宋国。郑国之北是卫国。

宋国疆域

宋国是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宋国(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

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建立宋国,都城为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祀,继承商文化。

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国君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国强盛起来。他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等大国的忌恨,公元前286年,齐国、楚国与魏国联手灭掉宋国,三国瓜分宋国领土。

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宋王偃,历经35君,时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长达754年。它的版图最大时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

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四大学派,以及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

宋国都商丘(河南今县),宋君偃实行“王政”,成为“五千乘之劲宋”其疆域所及,大致东至彭城之东,南临陈、蔡,西接汴梁,北抵曹州(今山东定陶)以北,略有中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之间的一部分地方,广约二、三百里。郑、宋两国都是控据南北军事形势的要地,特别是郑国的虎牢和宋国的彭城,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卫国疆域

卫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卫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侯爵。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

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公元前254年,已被魏国覆亡,其领地已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今沁阳),卫也就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

孔子在卫国游学10载,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的濮阳、河北的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的聊城西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

卫国初都于沫(今河南淇县),后为北狄所破,迁都于曹(今河南滑县东南),再迁于楚斤(今滑县东北),又迁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疆域日渐缩小,略有今河北南端、河南北端及山东西端的一部。地多奇零,与来、鲁、齐、晋、郑诸国相错。卫的东面是鲁国。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