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橘子洲

历史名城-橘子洲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949

标签:

摘要: “粧无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925年32穸的毛泽东畅游橘子洲头有慼,写下了这首《沁囯春•长沙》。于是,湘江与橘子测佯随“问苓茫大地,谁至沉浮?”的豪情壮语。长沙,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城廓错落其间,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

“粧无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925年32穸的毛泽东畅游橘子洲头有慼,写下了这首《沁囯春•长沙》。于是,湘江与橘子测佯随“问苓茫大地,谁至沉浮?”的豪情壮语。长沙,岳麓山为屏,湘江为带。水陆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城外,城廓错落其间,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

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滔滔南来,汩汩北去,将长沙城分为东、西两部分。然后过岳阳入洞庭,流经长沙市境约二十五公里。旧时长沙的水运南及粤桂,北达中原,靠的就是“三湘四水”。“四水”是指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

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橘子洲就是其中之一。清《长沙县志》载:“橘洲有三洲,即上洲、中洲、下洲。居民百余家,望之如带,实不相连。”上洲名“牛头洲”,即现在的橘子洲头范围;中洲称“水陆洲”,即现在的橘子洲尾;下洲为“傅家洲”。但如今这三洲几乎连成一体,成为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它长约五公里,几乎与长沙旧城区等长,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它,远在唐代,就盛产南橘并远销江汉等地。杜甫曾为此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

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它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南面朱熹、张轼过江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天问,则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今日的地图上,湘江大桥抛下三条“玉带”,直伸到洲头和洲尾,将橘洲和两岸连成通途。当年的长沙,定然没有如今的车马喧嚣。冬日黄昏,江面上静静地泊着一些商船。曾经,一场纷纷扬扬的暮雪,直下得天地无声,人心飘渺,清绝无比。让即将离去的毛泽东感慨不已,才挥毫成就了那脍炙人口的诗篇。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