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水鸟的适应特征

中国湿地水鸟的适应特征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3566

标签:

摘要: 由于湿地类型的多样、面积的不同、水流速度与深度的变化、食物种类和分布特点的差异,以及湿地与其他类型栖息地关系的多样,导致湿地水鸟在形态与行为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适应方式。其中多数适应特征与其如何在湿地中有效获取其所需食物密切相关。 湿地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鱼、虾、贝...

由于湿地类型的多样、面积的不同、水流速度与深度的变化、食物种类和分布特点的差异,以及湿地与其他类型栖息地关系的多样,导致湿地水鸟在形态与行为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适应方式。其中多数适应特征与其如何在湿地中有效获取其所需食物密切相关。

湿地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鱼、虾、贝、螺、蠕虫和水生植物等可作为食物的生物。为了获得这些种类、大小与分布差异颇大的食物,湿地水鸟发展出形态各异的喙。它们或短或长,可上翘也可下弯,有的尖端如针般锐利,亦有的异常粗钝,更有成扁平状,甚至歪向一边的鸟喙。

为了获得分布在不同水深的食物,湿地水鸟还在腿和脚等身体相关部分发展出相应的适应特征。如,鸻鹬类等短腿湿地水鸟只在泥滩地或较浅的水域中行走和寻找食物,其喙和颈长度亦相应较短;鹭类、鹳类、鹤类等则可凭借其长腿在较深的水域中行走,并通过其长喙和长颈在水中觅食。当水深达到即便是长腿种类亦不能涉水行走时,游泳就成为水鸟在水中的最佳活动方式。例如,雁鸭类就依靠在水面游泳和潜水获取水体中不同深度的食物。此时,长腿对鸟类的湿地生活与觅食不仅不再重要,相反会影响其游泳,进而影响其活动与觅食。鸟类为了便于在水中游泳和潜水,在进化过程中,有些种类的腿变短,且位置相对后移,趾间出现各种类型的蹼,有常态蹼足、凹蹼足、全蹼足和瓣蹼足等。有些湿地水鸟(如鸥类等)还采用在水面上空飞行的方式寻找食物。一旦发现食物,便如箭般迅速飞入水中,或潜入水中捕获,这类湿地水鸟的形态特征表现为翅长而尖,善于飞行,喙强壮,利于捕食。

湿地水鸟不仅在形态上产生了各种适应特征,而且在行为上亦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特征,并根据食物类型的不同采取多种多样的觅食策略。例如,环颈鸻在滩涂上快步行走以啄食可见食物;黑腹滨鹬以喙探试土表下方的食物;大杓鹬可将喙探到泥滩深处找寻食物;反嘴鹬以其上翘的喙在浅水中左右扫动,以搅动底泥而惊动底栖昆虫或甲壳类动物再行捕食;红颈瓣蹼鹬觅食时常先在水面打转,造成漩涡水流,并激起水底的食物,以利于取食;蛎鹬会用特殊的喙翘开双壳贝;翻石鹬的觅食方式就像其名字一样,它可将石头翻起,觅食隐藏在下面的食物。又如,在捕食鱼类为生的湿地水鸟中,有的鸟轻轻涉水或伫立水中,凝视水中鱼儿,伺机而动,以精准而凌厉的动作捕捉鱼类(如各种鹭类);有的鸟可在水面上下翻飞,发现猎物时,立即下降捕捉泛在水面的鱼类,或潜入水中追捕鱼类(如各种鸥类);有的鸟类紧贴水面飞行,以下喙扑入水中“分水”,将鱼收集入口而食之(如剪嘴鸥);还有的鸟在水面游泳,将头、颈钻入水中觅食,或潜入水中觅食(如䴙䴘和鸬鹚等)。

除了上述适应特征外,湿地水鸟在有效获取食物的同时,为了减少水体的不利影响,在其他方面也有相应的适应特征。例如,湿地水鸟往往有发达的尾脂腺,它们用喙啄取其所分泌的油脂,并涂抹于羽片上以保护羽毛和防水,使之游泳和潜水时羽毛不易被水浸湿。另外,湿地水鸟的绒羽十分发达,形成松软的隔热层,起着非常有效的保温作用,使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在水中维持恒定的体温。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