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岛蒸发量时空分布与干旱指数

中国海南岛蒸发量时空分布与干旱指数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7-01-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452

标签:

摘要: 蒸发量时空分布与干旱指数 相关链接 蒸发量时空分布与干旱指数 海南岛多年平均降水量大,水面蒸发量也大。根据海南岛24个蒸发代表站1980〜2000年的资料统计计算,全岛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229mm,各代表站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介于1014〜158...

蒸发量时空分布与干旱指数

海南岛多年平均降水量大,水面蒸发量也大。根据海南岛24个蒸发代表站1980〜2000年的资料统计计算,全岛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229mm,各代表站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介于1014〜1582.3mm之间,东方站最大,文昌站最小。蒸发量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规律是由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递增,呈西部和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的趋势。

海南岛在1980〜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较1956〜1979年系列系统偏小。造成系统偏小的原因包括湿度、气温、风速及日照等气象因子,其中相对湿度影响最大。由于全岛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且农林灌溉面积加大,相对湿度加大,蒸发量减小。另外,也与风速有一定关系,风速变小,蒸发量也变小。目前全岛水面蒸发量已趋于平稳。

海南岛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变化范围在0.5〜1.5之间,总的趋势大致自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递增,与蒸发量分布规律一致,与降水量相反。

根据海南岛1961〜2004年降水特征分析发现,海南岛近44年来干旱程度有减小的长期变化趋势,海南岛南部和西南部的三亚、保亭、五指山和乐东一带干旱程度减弱趋势较明显,而琼中和万宁一带干旱程度略有增加;海南岛干旱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振动特征,1985年之前以6〜8年长周期的低频变化为主,并且周期逐渐加长,1987年之后4〜5年短周期振荡明显,1988年之前每8〜10年就会发生一次相对较为严重的干旱事件,而此后直到2004年才发生极端干旱事件,周期突然加长。44年中干旱程度最大的年份发生在1977年,其次是发生在1969年、1987年和2004年。从逐季平均干旱覆盖率来看,覆盖率大于50%的季节共有14个,其中春季占2个,秋季占4个,冬季占8个,说明秋冬季干旱和春季干旱在海南岛的影响最明显。2004年秋季干旱平均覆盖率超过90%,成为过去44年中干旱最严重的季节。没有热带气旋影响是导致海南岛2004年大范围严重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