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微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湿地微生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 2016-11-03 更新日期: 2016-11-03 编辑:jiping 浏览次数: 5238

标签:

摘要: 湿地微生物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湿地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代谢特征,另一个是湿地微生物在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和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有研究表明,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代谢特征的研究可以 反映植被情况...

湿地微生物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湿地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代谢特征,另一个是湿地微生物在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和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有研究表明,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代谢特征的研究可以 反映植被情况和土壤理化特征。如,Bossio 等研究发现,在季节性淹水湿地中,由于受到氧浓度的影响,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农田土壤比较差异明显;Wendy LG采用 Biolog 微平板法对不同类型盐沼以及 海水灌溉农田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发现生境类型是 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马玲等对扎龙自然湿地典型 季节性湿草甸的研究表明,有机碳与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全氮、水解性氮、碳氮比和速效钾分别与细菌、放线菌的数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相关(P<0.05)。RavitB 等采用磷脂脂肪酸 (PLFA)技术研究两种盐沼大型植物 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污染和未受污染湿地的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Spartina 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 对 TBBPA 的转化速率明显高于芦苇湿地以及无植被覆盖的湿地。

在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时,土壤微生物数量可以作为指示 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如徐惠风等对乌拉苔草沼泽湿地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发现,各个季节以及各土壤剖面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而且 它们均呈现出从上到下急剧减少的趋势。丁新华等对扎龙湿 地不同退化程度的湿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同样是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刘芳等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的调查研究发现,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层状分布均十分规律,其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古菌群落则在 240-285cm 深度处达到最高。

赵先丽等研究发现,盘锦芦苇湿地各个土层在其整个生长季 内细菌数量最多,次之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这是由于该地区土壤呈盐碱性,更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且季节性积水导致的土壤通气状况不良,从而抑制了真菌的生长繁殖。

国内外研究者对湿地土壤元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和人 工湿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的研究比较集中,对石 油污染湿地微生物特征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Corstanje 等对湿地土壤的研究发现,当有外来营养物质输入时,湿地土 壤会产生无效的营养物质循环,导致营养物质的富集,改变了湿地基质,进而导致微生物代谢功能发生改变,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变。Card 等也指出,退耕 7 年以后的湿地,土壤在磷酸脂肪酸总量、多样性、平稳度和丰富度方面均接近天然湿地,并且明显高于退 耕年限少的湿地。Ibekwe 等采用PCR-DGGE 方法研究人 工湿地处理奶牛场废水时细菌群落和氨氧化菌的组成,发现总细菌种类以杆状菌、梭状芽孢杆菌、类菌质体等为主;氨氧化菌的主要种类为亚硝化螺菌属。邓欢欢等通过采用 Biolog 微平板技术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进行研究,发现人工湿地上层基质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 方面均高于下层,前部下层微生物的均匀性最低,而后部下层基质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取样位置。凌云等研究发现,人工芦苇湿地中底泥微生物量随着磷含量的 增加而增大。黄靖宇等对三江平原退耕湿地的研究发现,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分别提高到了天然原始湿地土壤的一半左右,并且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辛颖等对海岸盐沼湿地土壤硫循环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氧化菌(SOB) 是推动土壤硫循环的重要微生物。叶淑红等对辽东湾湿地微生物量 与土壤酶的研究表明,在种植碱蓬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 政区边界的概念
  • 棱锥基本概况
  • 中国长江流域的水文概况
  • 铌元素的发现
  •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