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秋时期郑国的文化状况

中国春秋时期郑国的文化状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197

标签:

摘要: 教育 在郑国时,至少在孔子以前,平民阶级可以说除了从小受父兄们各行职业的专门训练以外,所受的国家教育只有打仗一事。所谓“礼不下庶人”,他们只是受统治阶级的奴隶训练。 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著名的有不毁乡校的故事等。学制大概分为大学、小...

教育

在郑国时,至少在孔子以前,平民阶级可以说除了从小受父兄们各行职业的专门训练以外,所受的国家教育只有打仗一事。所谓“礼不下庶人”,他们只是受统治阶级的奴隶训练。

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师的地位非常高,著名的有不毁乡校的故事等。学制大概分为大学、小学二等;大学立在国都之内,小学立在乡邑和家中。学校所造就的人才,只是王子、公子和卿大夫士们的子孙。他们先进小学,然后循序进入大学(当时的学校又是议论朝政的所在,《左传》载郑人游于乡校议论执政,所谓“人”当是朝廷上一班执事的人员)。

那时教育的课程大致分为文、武两项:文的教育的科目是书(文字)、数(计数)、诗、书、礼、乐以及其他的古典等。诗是祭祀用的颂神歌和当时士大夫们抒情的作品,其中较多的还推各国流行的民歌。书是史官所记的诰誓等档案。礼是各国通行的仪节。乐是古代和当代的音乐(诗便是奏乐时所歌唱的词句)。

学校的“校”字似乎就从比较武艺的意义出来。除了上述文、武两项普通的教育以外,还有许多专门的科目,如卜筮、历数等等,那是专门家所学的东西,似是父子相传,不授外人的。当时的贵族女子似乎也受过相当的教育,便是所谓“姆教”;至于制度如何,没有可靠的材料。

哲学

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哲学的国家,哲学成就也非常高,如《冲虚经》,属于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追求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神野、精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为早期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 《目氏春秋》与《尸子》皆载“列子贵虚”,但依《天瑞》,列子自认“虚者无贵”。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等等概念。《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火,刘向整理《列子》时存者仅为八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编为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1课。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

音乐

郑国音乐萎靡淫猥,有"郑声"之称,孔子便曾提倡"弃郑声"。

《论语》中两处“郑声淫”分别出自的《卫灵公篇》和《阳货篇》。《卫灵公篇》主要是围绕为人处事、治理国家两大方面而整理的孔子言论。孔子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于是孔子回答了这么一番话: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用白话文说就是: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演奏就用《韶》乐,抛开郑国的音乐,远离花言巧语的小人。郑国的音乐淫乱,奸邪的小人危险。在这里孔子把“夏时”“殷辂”“周冕”“《韶》乐”看作是治国之本,而把“郑声”“佞人”则当成了治国的大忌。显然,“郑声”是相对《韶》乐而言的。相传《韶》乐是舜时代的乐曲名,歌颂舜的功业。乐曲如黄钟大吕,击石明磬,格调庄严,舒缓悠扬。(是不是有点像哀乐呀?)。《韶》是孔子崇尚的正统音乐,也是孔子认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 八佾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 述而篇》)可见孔子对《韶》喜爱之深。

而郑声则是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天下无道的大背景下,在郑国民间流行的爱情歌曲。多为劳动着的乡民村女在田间地头或春游秋收时的应景之作,抒发青年男女的相思相爱之情。这对于极崇《韶》乐,维护周礼的孔子来说,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孔子要求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篇》)明白了周礼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对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 阳货篇》)的话就不难理解了。由此可见,孔子之恶应为 “郑声”,而非“郑风”。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说得更明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是说,孔子给《诗经》三百零五篇都配了曲,弹琴歌唱它们,并让它们合乎如之韶武雅颂之类的正规音乐。原来,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诗经》是有词有曲可以和琴而唱的。孔子爱《诗》、言《诗》、教《诗》,而且还唱《诗》,可见这里唱的这305首诗中是包括21首《郑风》的。所以,孔子所言的“郑声淫”就不会是“郑风”了。即使和《郑风》有关系,也应该是指 “郑风”之曲,而绝非“郑风”之词,仅仅是说它的曲调不合《韶》乐罢了。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