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实体的标识码结构


发布日期 : 2017-02-22 08:03:24 UTC

地理信息实体的标识码亦称识别码, 是对各类要素的实体逐个进行标识的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道路编号、河流名称代码以及政府机关、 企事业单位、市政管线、体育场所、公园等均属于标识码一类。 就某一个区域的GIS而言,应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用户需求,确定标识码的内容。

地理信息标识码编码原则与分类码编码原则基本一致。 但应注意,标识码要保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惟一, 且与要素实体一一对应, 不允许出现多个标识码对应同一地理要素实体, 或不同地理要素实体对应一个标识码的情况出现。

下面以国家标准GB/T14395-93《城市地理要素——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为例, 介绍一下标识码的结构。该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口、 街坊和市政管线等类要素标识码结构规则, 这几类标识码由定位分区和各要素实体代码两个主要码段构成,如图所示。

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各个城市空间分布特点和习惯, 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基本(区域)单元,即定位分区。 每个分区给定一个惟一的代码,称为定位分区代码。 该码段一般采用3~4位字符数字混合码。

(2)对于不同要素实体,根据它们各自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 采用若干位字符数字混合码作为要素实体代码。 这一码段在每个定位分区范围内应当保持惟一。 例如,城市道路实体和路段实体的代码可以由下列结构组成:

A.道路实体代码:

道路走向

道路(在同一定位分区中的)序号路名序号

B.路段实体代码:

道路走向

道路(在同一定位分区中的)序号

路名序号

路段序号

由此可见,上述几类城市地理要素标识码是基于定位分区编制的, 定位分区代码必须在全市范围内惟一。 要素实体代码因要素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长度和结构, 定位码必须在各个定位分区内惟一。 城市池理信息标识码是分类码的补充, 是在分类码基础上对各同类要素的进一步细分, 用于对每个要素实体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