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长安城的手工业区与居住区

西汉时期长安城的手工业区与居住区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0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509

标签:

摘要: 手工业区 因长安商品经济繁荣,故城市手工业亦很发达。这里的手工业可分两大类,一为官府手工业,一为民营手工业。 官府手工业生产规模大,除兵器、铸钱等外,其余多属少府管辖。少府之属有东、西织室,还有三工官,即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之令丞所辖的各类作坊。考工室主作器...

手工业区

因长安商品经济繁荣,故城市手工业亦很发达。这里的手工业可分两大类,一为官府手工业,一为民营手工业。

官府手工业生产规模大,除兵器、铸钱等外,其余多属少府管辖。少府之属有东、西织室,还有三工官,即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之令丞所辖的各类作坊。考工室主作器械,东园匠主作陵内器物,东、西织室主皇室服装用料的纺织。除此,尚有京兆尹属之长安厨的食品加工作坊等,这些官府手工作坊均为皇家官府服务,产品一般不作商品。各类作坊分布在城廓内外,不尽在城中。在城内的有东、西织室及长安厨的作坊,前者在未央宫中,后者在厨城门内。

考古工作查明,城备北近北垣处有铸钱作坊区,钟官官署可能也在此。城之西北角有制陶作坊©。直城门附近出土有兵器铸范和大批铜器,距城西南角300m处又发现铜铸范,可能西城内当有大规模的铸铜作坊区。看来官府作坊尚不只此,还有待继续发现。就已知的情况论,城内官府手工业基本上是按专业分区规划的,在总体布局上,大体上仍保持了环宫布置的规划格局。

从《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述看,汉代手工业门类很多,除了盐、铁由政府专营外,其余各门类民间均可经营,产品都投入市场流通,可见西汉民间手工业甚为发达。城内民营手工作坊多聚集在城北商业区附近,以利供销。这类作坊规模远不及官府手工作坊,不过门类齐全,产量亦高,人民生产生活所需,大多由民间作坊供应。除了作坊,尚有散处于居住区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他们是自产自销的“工肆之人”。

陵邑民间手工业也很昌盛,城中民间手工作坊这种分布格局,也和商业区相似,是考虑与渭北诸陵邑及重点县的民营手工业联为一体的。

居住区

长安城内居住分区仍继承了传统的分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体制而规划的。

居住分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权贵府邸区,多布置在城中部及北部近宫地段。例如汉哀帝为董贤修建府第于未央宫北阙下,《史记》又载“赐夏侯婴北第第一”。显见城之中部未央宫北,附近有权贵府第区。《西京赋》称:“北阙甲第,当道直启”,说明这类府第可以临大道直接开门,以示有别于一般闾里的住宅。长安城中还有“戚里”,为帝室姻戚聚居处。京师达官贵族多,城中容纳的不过一部分,还有不少分居于诸陵邑。第二类为一般居民闾里,则集中在城之东北一隅,即宣平门大道以北,近东、西两市地段。居民闾里布置于此,可能与利用北垣外渭河南岸秦咸阳残存的闾里有关,以利于内外结合,形成一个庞大的居住区。

西汉长安仍采用传统的封闭型里制,里设有专职里吏管理,里门控制也严。有监门吏掌管。由于采取经纬涂道路制,“里”的形制尚较规整,但里内建筑密度高,这与长安地小人众是分不开的,所以《三辅黄图》谓长安闾里“居室栉比,门巷修直”,虽很拥挤,却亦井井有序。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