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现代史地图集1919-1949》, 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8000000,主编为武月星,并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中国历史,它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段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事件和问题既广又多。 运用地图、文字说明和照片等相互结合的形式,准确地将其反映出来,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大工程。
1942年1月,中、美、英等26国宣布共同对轴心国作战。 1月20日,日军向缅甸发动攻势。2月16日,仰光告急。 英国试图利用中国军队阻滞日军,掩护英军撤退; 中国政府希望入缅协防,保持滇缅路畅通。在这种情况下, 应英国请求,中国政府组成以卫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 为司令长官的中国远征军第1路军。3月初开始,中国军队进入仰光、 曼德勒铁路以东至泰老边境地区。至此,滇缅路作战开始。
中国远征军赶到前线后,3月8日,第5军先遣部队第200师进驻同古。 11日派出骑兵团推进至皮尤河地区。次日,伏击日军搜索部队, 毙伤敌军200人。3月20日,日军第55师开始向同古发起攻击。 双方激战5日,中国军队步骑兵密切配合,挫败了日军, 但同古已三面被围。戴安澜师长命令火烧森林,以阻日军, 同时紧缩正面战场,加强工事。26、27、28日,日军在空、 炮、坦克的配合下多次猛攻,并施放毒气弹数百发。 中国军队许多官兵中毒,伤亡较大,但仍坚守阵地。此时, 日军增援部队第56、第18师相继到达,而中国军队弹尽粮绝, 援军迟迟不至,30日被迫放弃同古。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 第200师官兵面对4倍于己的日军,以高昂斗志,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同古血战的同时,两路日军绕至英军后方,攻占了仁安羌油田, 切断了英军退路。4月14日, 英缅军总司令要求中国远征军迅速予以援助。17日, 中国第66军新38师星夜急驰,18日抵达仁安羌地区。 19日,迫近日军阵地,反复冲杀,毙伤日军1200余人, 收复油田,救出英国7000余人,汽车100余辆,战马千余匹, 以及被俘英军、传教士、新闻记者500余人。 此役是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的重大胜利。
中国远征军虽取得仁安羌大捷, 但整个战场形势对远征军日趋不利。为了抵御日军进攻, 中国军队计划在平满纳一带与日军决战。 但此时在中国军队西面的英军忽然全线崩溃, 中国军队的东部阵地罗衣考也陷入敌手。面对这一紧急情况, 远征军决定放弃平满纳会战,退守敏扬和梅克提拉一线, 准备曼德勒会战。但因中国军队整体战略失误,指挥混乱, 致使日军乘机向北突进,雷利姆、细胞、腊戍、维新、 畹町、龙陵、八莫、密支那相继沦陷。远征军后路被断,全军被迫撤退。
中国远征军此次入缅作战,历时半年,转战1500千米, 共5万余人伤亡,虽未能保证滇缅路畅通,阻止日军的前进, 但广大官兵英勇顽强的作战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遏制了日军的快速推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