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来源
1938年4月-10月八路军挺进平原作战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
该《图集》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 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的内容。
八路军挺进平原作战
1938年春,八路军已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日军的连续围攻, 山区根据地已初步巩固。为了扩大敌后游击战争, 进一步钳制和打击日军,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友军的作战, 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于4月21日向八路军发出开展 平原抗日游击战的指示,要求八路军部队在河北、 山东平原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挺进冀东。1938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邓华支队挺进平西, 解放平西诸县,初步创建了平西根据地。5月初, 第120师宋时轮支队由雁北地区出发,下旬抵达平西斋堂、 杜家庄地区,与邓华支队会合,两部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 接着第4纵队由平西经平北向冀东挺进,连克昌平、延庆、 兴隆等城。6月21日,主力抵达蓟县靠山集一带。7月初, 冀东21个县及开溧煤矿20余万人举行抗日武装暴动, 与第4纵队相配合,收复广大地区,初步形成冀东抗日根据地。
挺进冀南。1938年3月中旬,宋任穷率第129师骑兵团 到达冀南南宫,并向西南挺进,解放了冀南部分地区, 建立了以南宫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5月初, 徐向前率第129师第769团、第115师第689团、 第5支队由晋东南出发到达南宫地区,5月10日袭占威县, 接着分兵向东、向西发展,先后收复临清、高唐、夏津、 枣强、永年、肥乡等县,消灭日伪近2000人, 开辟了卫河东西和漳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 王新亭率第7H团由晋东南到达永年、肥乡、成安一带。 8月下旬,陈再道、王新亭率各部进行漳南战役。9月初, 组成漳南兵团,收复滑县、道口等城镇,基本肃清了平汉铁路以东、 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广大地区的日伪军,打开了冀鲁豫边的抗战局面。
挺进冀鲁边。5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 第115师第5支队及第129师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 7月上旬,这两支部队由冀南经鲁西北到达乐陵、 宁津地区,协同当地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第115师第3U旅政委肖华由山西经冀南于9月下旬到达乐陵, 将部队整编为挺进纵队,开辟新区,分别袭占沧县城东南七里淀、 盐山城西孟村等地。
冀中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冀中军区和八路军第3纵队成立后, 广泛组织群众,发展群众武装,破坏日军占领的平汉、津浦、 平津等铁路,袭击城镇,扩大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策应了徐州、 武汉会战,配合了晋察冀边区的反围攻作战。 八路军挺进平原作战,开辟和发展了各平原抗日根据地, 形成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