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引用

1931年3月1日-1945年8月20日伪满洲国政区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 :2021-10-27 02:11:15 UTC      

分类 :近现代地图

地图来源

1931年3月1日-1945年8月20日伪满洲国政区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本地图集是1995年武月星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集,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图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合编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3300000。

该《图集》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综合型专题地图集。 它系统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约14年历史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的内容。

伪满洲国政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实现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9月22日制定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决定建立一个以清废帝溥仪为首领的“新国家”。 1932年2月16日,张景惠等各省汉奸头目遵照关东军的旨意, 在沈阳召开炮制伪满洲国的“建国会议”。3月1日, 他们又以“满洲政府”的名义,发表《建国宣言》, 正式成立伪满洲国,以“大同,,为年号,以长春为“首都”, 改名新京,以溥仪为执政,郑孝胥为国务总理。1934年3月1日, “满洲国,,改名“满洲帝国”,年号改为“康德”, 溥仪改称皇帝,郑孝胥改称国务总理大臣, 中央行政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同年10月1日, “满洲帝国”公布新的《省官制》,将热河省在内的原东北四省划为10个省, 12月又把原来的兴安省划分为东、南、西、北四省。 实际上分为奉天、滨江、吉林、龙江、三江、间岛、 安东、锦州、热河、黑河、兴安东、兴安南、兴安西、 兴安北14省。此外还有新京、哈尔滨两个特别市和东省特别区。 1937年增设通化省和牡丹江省。1939年增设北安省和东安省。 1941年增设四平省。这样,伪满洲国最后便由19省1市所构成。

伪满洲国实际上只是日本的傀儡政权。 日本通过密约和《日满议定书》,控制了“满洲国”的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大权。“满洲国”的一切活动,都受日本的指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失败, 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缚仪颁发《退位诏书》, 20日“满洲帝国”宣告解散,最终结束了日本在中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相关地图

1932年3月-1945年8月傀儡政权分布在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