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分类列表


地图引用

中国隋朝时期巴汉诸郡历史地图

发布日期 :2025-10-24 01:30:22 UTC      

分类 :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隋朝时期巴汉诸郡的历史地图

一、隋初巴汉地区的行政整合(581-604年)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推行"废郡存州"改革,原梁州、巴州等旧制被撤销,巴汉地区纳入益州总管府管辖‌。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巴州,下辖清化、归仁等7县,形成以巴中为中心的行政体系‌。杨广继位后,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巴汉地区分属清化郡(治所巴中)、汉川郡(治所南郑)和宕渠郡(治所渠县)‌。

二、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隋炀帝时期在巴汉地区设置"米仓道"军事通道,连接汉中与巴中‌。大业九年(613年)于清化郡置"巴中军镇",驻军屯田以防范西南少数民族‌。该地区成为连接关中与巴蜀的战略要地,隋末李渊入蜀即经此道。

三、经济开发与民族融合

隋朝在巴汉地区推行均田制,开凿"巴中渠"灌溉农田‌。大业五年(609年)统计显示,清化郡户数达3.2万户,较北周增长47%‌。同时通过"以汉制夷"政策,将賨人编入户籍,促进民族融合。

四、隋末动乱与地方割据(611-618年)

大业七年(611年)清化郡爆发"巴獠起义",隋廷派杨义臣镇压‌。大业十三年(617年)宕渠郡守杜伏威割据自立,次年归附李渊。隋朝在巴汉地区的统治最终被唐国公李渊建立的唐朝取代‌。

五、历史影响

隋朝对巴汉地区的行政整合为唐代"山南道"建制奠定基础‌。其军事防御体系被唐沿用,成为"剑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开发使该地区从"蛮荒之地"转变为"粮仓",为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入蜀提供物资保障‌。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m03ce”,获取验证码。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