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引用
中国西晋时期历史地图。
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为了区别于东晋、后晋,史称西晋,东西两晋被称为司马晋。
西晋历史演变(266-316年)
政权建立与统一过程 司马氏崛起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249年)诛杀曹爽集团,掌控朝政。其子司马师废魏帝曹芳,司马昭弑曹髦,最终司马炎于265年逼曹奂禅位,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灭吴统一 279年,司马炎六路伐吴,王濬率水军直取建业,280年吴主孙皓投降,结束三国分裂。统一后推行占田制、课田制,出现“太康之治”(280-289年),人口恢复至1600万。
政治制度与统治危机 分封制弊端 晋武帝分封27个同姓王,赋予地方军政大权,意图制衡世族,却导致诸侯坐大。 九品中正制固化 门阀世族垄断仕途,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八王之乱(291-306年) 晋惠帝时期,贾南风干政引发宗室混战,赵王伦篡位、诸王互相攻杀,死亡数十万人,国力耗尽。
社会与民族矛盾 五胡内迁 东汉至西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至山西、陕西等地,与汉人杂居。 奢靡腐败 晋武帝后期纵情享乐,后宫近万人,世族奢靡成风,加剧社会矛盾。
灭亡与影响 永嘉之乱(311年) 匈奴刘渊建立汉国,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士族南迁(“衣冠南渡”)。 西晋覆灭(316年) 晋愍帝被俘,长安陷落,西晋灭亡,开启“五胡十六国”时期。
历史评价 西晋虽统一中国,但因内斗、民族政策失误及统治腐化,成为“最弱大一统王朝”,其短暂统一为东晋门阀政治和南北朝民族融合埋下伏笔。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回复“m035a”,获取验证码。

在微信里搜索“开源集思”或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