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基本概况

爱沙尼亚基本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2447

标签:

摘要: 国名爱沙尼亚共和国(FtepublicofEstonia),代码EE。 国旗蓝、黑、白三色旗帜。蓝色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以及领土的完整,黑色象征着土地和资源,白色代表光明、纯洁、吉祥和自由。 国徽盾徽,绘有三头伸出红色舌头、扬起尾巴的蓝色狮子,周围装饰有橡树枝条...

国名爱沙尼亚共和国(FtepublicofEstonia),代码EE。

国旗蓝、黑、白三色旗帜。蓝色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以及领土的完整,黑色象征着土地和资源,白色代表光明、纯洁、吉祥和自由。

国徽盾徽,绘有三头伸出红色舌头、扬起尾巴的蓝色狮子,周围装饰有橡树枝条。

面积45200平方千米。

人口129万。

民族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英语、俄语也被广泛使用。

宗教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东正教和天主教。

国庆2月24日(独立曰)。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15个省。

货币欧元

自然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临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南与拉脱维亚相邻,西南濒临里加湾,东与俄罗斯接壤,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一起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国。海岸线长3794千米,被誉为“四周都是海的国度”。

滨海岛屿众多,800多个岛屿占国土总面积的9%。大陆上地表平坦辽阔,间有低矮丘陵,总体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到50米,最高点为海拔318米的大穆纳麦吉山。境内河流众多,湖泊与沼泽广布,大部分河流都很短小,其中最长的河流为派尔努河,最大的湖泊是佩普西湖(楚德湖),也是欧洲第五大淡水湖。

爱沙尼亚全境属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冬季平均气温-5℃,夏季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700毫米。

历史

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世纪-13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外族的入侵,民族命运多舛。13世纪-16世纪先后遭日耳曼人、丹麦人入侵。16世纪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部被瑞典占领。1710年并入俄国,后于1917年脱离沙俄独立,成立临时政府。1918年2月-11月被德国占领,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加盟苏联。1990年3月30日恢复为爱沙尼亚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正式宣布独立,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2004年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区,2011年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1991年9月11日与中国建交。

文化

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国内著名大学有塔尔图大学和塔林理工大学,其中塔尔图大学建于1632年,被尊为“爱沙尼亚的启蒙圣母”,许多政要和知名人士均毕业或曾任教于此。该校设有神学、法律、医学、哲学、生物和地理、物理和化学、教育、体育、经商管理、数学和信息科学、社会学等11个学科,下属10个系和研究所。2009年,全国共有各类公共图书馆1100个(含学校和农村图书馆),各类博物馆约300个。

全国共发行850种各类报纸杂志,主要有爱文报刊《爱沙尼亚晚报》、《邮差报》、《爱沙尼亚快报》、《爱沙尼亚日报》以及俄文报刊《每日新闻》等。主要通讯社为成立于1990年4月的私营通讯社——波罗的海通讯社。国内主要的电台有爱沙尼亚电台、布谷电台、俄罗斯电台。主要电视台为国家电视台。2007年6月,爱沙尼亚电台与国家电视台合并成立爱沙尼亚广播电视公司。

经济

自恢复独立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内位列前茅,有“波罗的海之虎”的称誉,但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较大。自然资源总体比较匮乏,但品种比较丰富。主要矿产有油页岩和泥炭’还有鱗、琥珀、石灰岩等。森林蓄积量4.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211.6万公顷,为国土面积的48%。

工农业较发达。工业中油页岩开采、加工和电力工业很先进,机械、金属加工、仪表、化工、木材、纺织也是其主要的工业部门。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词养奶牛、肉牛和猪;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马铃薯、蔬菜、玉米、亚麻和饲料作物等。爱沙尼亚政府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进出口贸易比较繁荣,屯要进口工业成品、机械、燃料和消费品等,进口国主要有芬兰、德国和瑞典;主要出口农畜产品、机器、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出口国为芬兰、瑞典和俄罗斯。旅游业发展较快,著名旅游点有塔林、派尔努、塔尔图、萨雷马岛和希乌马岛。

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为主,公路总里程58034千米。铁路运营总里程为1229千米,干线铁路为797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132千米。水运和航空也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港口有塔林、锡拉迈埃、昆达、帕尔迪斯基、派尔努。

城市和旅游地

塔林

爱沙尼亚的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波罗的海天然良港。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有“欧洲的十字路口”之誉。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气温4.7℃。城市总面积为158.3平方千米,人口约40万。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竹都。有机械、金属加工、化工、纺织、渔产品加工、木材、造纸等工业。

城市三面环水,街道宽阔平坦。市区分老城和新城两个部分,其中老城属世界文化遗产,又称塔林历史中心,城内建筑保持着古老的风格,是北欧唯—保存有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市政厅(B2)楼顶的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由彼得大帝所建的卡德里奥鲁公园(B5)、高大的奥莱维斯特教堂(A2)等建筑都颇负盛名,其中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是城市的象征。还有科学院、大学、各类博物馆等文化部门。另外,塔林还拥有欧洲最出色的音乐演出地——露天歌剧院(C1),其造型为弧线,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

塔尔图

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位于爱沙尼亚东南部,临埃马河。是历史文化古城,也是重要的大学城,被尊为“爱沙尼亚的启蒙圣母”的塔尔图大学坐落于此。整座城市安静悠闲,具有浓厚的学院氛围。

萨雷马岛

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面积2673平方千米,是爱沙尼亚第一大岛。岛上地势低平,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局部有冰硫,北、西部多丘陵。以天然牧场为主,也经营农、渔业。岛的西部有维尔桑迪国家公园,还有著名的疗养胜地库雷萨雷。

知识集锦

歌咏节歌咏是爱沙尼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歌咏节是爱沙尼亚的传统节曰,始于1869年并延续至今,每隔5年的7月在塔林歌咏场举办,是世界上最大的业余合唱活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